祖先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祖先阅读 > 大明元辅 > 第207章 审视(下)

第207章 审视(下)

第207章 审视(下) (第1/2页)

为什么?
  
  为什么在李如松死前四个月时,李如柏会“因病”从宁夏总兵辞职?为什么杨元也已即将处斩?为什么朝廷当时推荐了三个人选为新的辽东总兵,最终还是李如松去辽东赴任?
  
  史书原文是“廷推者三,中旨特用如松”,可见此时的朱翊钧依旧看重李如松,在他于朝鲜建功之后,准他回归辽东。
  
  但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李如松的爵位后来传给了其长子李世忠,但李世忠不久就死了,也没有儿子。本应接着嗣位的次子李显忠,却很神奇的迟迟没有得到封爵。明史记载“世忠未久卒,无子。弟显忠由荫历辽东副总兵,当嗣爵,朝臣方恶李氏,无为言者。”
  
  这里透露出了一个信息:李显忠没能嗣爵是因为“朝臣方恶李氏”。
  
  朝臣为什么“恶李氏”?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家军事集团过于强大,朝臣之中有不少人视之为严重的统治威胁,“李氏兵权太盛……跋扈尤甚。不早为计,恐生他变。”
  
  跋扈,这个词在这道奏疏之中明指的是李如柏,但暗指的恐怕并不是他。因为在李氏五虎之中,真正称得上跋扈的,恰恰是作为当世名将的李成梁长子——李如松!
  
  后世谓李如松,大多赞其宁夏、朝鲜两战之风采卓绝,却很少言及他的个性和为人处世风格,但事实上他最终的悲剧恐怕正是出在为人之上。
  
  高务实前世时,对李如松的了解来自于关注李成梁,而对李成梁的兴趣,则来自于1902年章太炎在日本发表的《宣言书》,其中有一段为:“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毋忘郑成功;愿吾越人,毋忘张煌言;愿吾桂人,毋忘瞿式耜;愿吾楚人,毋忘何腾蛟;愿吾辽人,毋忘李成梁。”
  
  高务实读史至此,开始去找李成梁的资料来看,然后又注意到李如松,甚至通读了《明史·李如松传》。如今他穿越来大明已经二十余年,结合此刻对大明的了解,回想《李如松传》才知道,李如松之死其实在明史之中已经写出了理由。
  
  且看《明史·李如松传》是怎么写他的:
  
  “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再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
  
  这一段没什么特别,大抵就是记录了一位名将之子荫官升官的历史,虽然评价他“骁果敢战”、“谙兵机”,但恐怕大多是事后诸葛亮。
  
  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里,李如松一开始是李成梁的“勋卫”,是否“骁果敢战”、“谙兵机”,恐怕朝廷根本搞不清;而此后升官就去了神机营任右副将,神机营是京营三大营之一,根本没仗打,李如松也不可能捞到什么战功,他去神机营唯一的用处的就是混资历。
  
  不过,当这一段之后,记载就开始比较细节化了:“万历十一年,出为山西总兵官。给事中黄道瞻等数言如松父子不当并居重镇。大学士申时行请保全之,乃召佥书右府。寻提督京城巡捕。给事中邵庶尝劾如松及其弟副总兵如柏不法,且请稍抑,以全终始。不纳。”
  
  这一段说的情况就开始有点意思了,首先是李如松从神机营右副将直升山西总兵!要知道,这一年的李如松年仅三十四岁,且在此之前并无显赫战功。
  
  三十四岁混到总兵本身就比较罕见了,但有还是有的,比如戚继光、麻贵之类,然而他们升总兵靠的是明确战功,而绝非单纯恩荫。李如松在那之前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功劳,却一步到位做了总兵,而且还是九边之一的山西镇总兵,这当然很惊人。
  
  于是就有弹劾上门,也有相对温和一点的,劝皇帝说至少“如松父子不当并居重镇”。也就是是不能李成梁镇辽东、李如松镇山西——这一左一右、一东一西,父子二人手握雄兵把京师夹在中间,倘若有个什么万一,试问如何是好?
  
  但是申时行出来力保了,于是皇帝先加李如松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然后提督京师巡捕——那就别在山西了,还是召回京吧。
  
  然而依旧有人不放心,又弹劾李如松、李如柏不法,请皇帝“稍抑,以全终始”。然而这一次皇帝的态度很明确:不纳,也就是不听。
  
  你们觉得他父子兵权太盛,朕现在收了李如松的兵权调回京师,你们怎么还揪着不放?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出事了:“十五年,复以总兵官镇宣府。巡抚许守谦阅操,如松引坐与并。参政王学书却之,语不相下,几攘臂。巡按御史王之栋因劾如松骄横,并诋学书,帝为两夺其俸。”
  
  众所周知,大明重文轻武,李如松作为总兵,却和巡抚排排坐,这实际上是非常不礼貌、也不守规矩的,但奇怪的是这次王御史的弹劾效果却很差劲,甚至反而被扣俸禄了。
  
  但这事显然没完,文官的面子岂能被无视?于是“已复被论,给事中叶初春请改调之,乃命与山西李迎恩更镇。其后,军政拾遗,给事中阅视,数遭论劾。帝终眷之,不为动,召佥书中府。”
  
  看吧,果然李如松就开始被各种弹劾,以至于皇帝也不得不让他和山西总兵李迎恩互换位置。甚至在军政拾遗(即科道考察文武官员)中,李如松也数次被拿出来当做典型批评。
  
  可惜奈何,皇帝要保他,谁来都弹不动。文官们搞了老半天,朱翊钧又召李如松回京师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这是再次保护了起来。
  
  恩宠还没完,接下来“(万历)二十年,哱拜反宁夏,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其弟如梅、如樟并年少英杰,宜令讨贼。乃命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即以国桢监之。武臣有提督,自如松始也。已命尽统辽东、宣府、大同、山西诸道援军。”
  
  这就厉害了,李如松成为了有明一朝历史上第一位加了提督衔的武将![注:本书中不曾出现。]
  
  然而意外发生了,“……六月抵宁夏。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尚书石星亦言如松敕书受督臣节度,不得自专,帝乃下诏申饬。”
  
  这段说的是李如松的跋扈性子到了宁夏还是没收住,居然“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不听总督调遣,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还是大明朝的武将?别说立刻被弹劾、被兵部指着,甚至连一直保他的皇帝,都忍不住下诏书来指责了。此战后续倒是不必细说,总之打赢了,大家一起加官晋爵。
  
  然后就到了援朝之战,“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克期东征。弟如柏、如梅并率师援剿。如松新立功,气益骄,与经略宋应昌不相下。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瞧瞧,早年要跟巡抚排排坐,现在甚至要和经略(督师)比高低了。
  
  接下来几段作战描述不必细说,只说战后,“初,官军捷平壤,锋锐甚,不复问封贡事。及碧蹄败衄,如松气大索,应昌、如松急欲休息,而倭亦刍粮并绝,且惩平壤之败,有归志,于是惟敬款议复行。”
  
  这段有点意思,说的是碧蹄馆一战在大明这边被看做是战败,或者至少是战术目标没能完成,所以李如松“气大索”——大为泄气。于是经略宋应昌和他都急于休息。好在日本方面情况也很糟糕,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准备和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