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集《妙法莲华经》 (第1/2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九十六面,我们看丙三,流通段。
前面的经文,从一直到,总共有八品,是迹门的正宗分。这以下从到有五品,是属于迹门的流通分。
迹门的正宗分主要的就是三周说法,使令我们会权入实,把三乘的权法会归到一佛乘的实法。会权入实,它的重点并不是要你改变你修学的法门,这点要注意。以前你喜欢持戒,你还是照样持戒;你喜欢拜忏,你照样拜忏。权法的法门是不改变的,那么改变什么呢?改变的是我们的知见,就是我们修行的观念。我们必须从一种三乘的知见,而提升到佛陀的知见,就是一种观念的改变。
基本上,三乘的修学,它的知见就是因缘观。三乘的因缘观是很广大的,包括了十法界的染净因果。我们因为杀盗淫妄的因缘而堕落到三恶道,因为五戒十善的因缘而生到人天,因为四谛十二因缘而成就涅槃寂静,也因为六度的因缘而成就菩萨的功德,就是整个十法界的染净因果。
因缘观的好处,先讲好处。它的好处在于,它会从十界的差别相当中让我们产生一种明确的取舍。很明确,什么东西是我要追求的,什么东西是我要舍离的。从因果的取舍,使令我们怎么样?不断地增上。你不取舍你哪有增上呢?这个是因缘观的好处,透过取舍而增上。
因缘观的缺点——这不是它本身有缺点,是我们凡夫的心有所得去修因缘观,就产生了缺点。什么缺点?就是产生坚固的法执。
这个法执,我们从禅宗的公案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它是什么相貌。禅宗的二祖去参访初祖,说,弟子心不安,请和尚安心。初祖说,将心来,吾与汝安!
就是,你从因缘观,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心不安定。当然你能够发觉你心不安定,那你也是有修行了。一般凡夫是不知道自己心不安定的,就是烦恼很难调伏嘛。烦恼是这样,你要不管它,它也不会管你,那大家就和平共处,就是心随妄转。但是你要去对治它的时候,它一定会抗拒你,有时候烦恼就更加的粗猛。所以,从因缘观的角度,你会发觉烦恼的活动特别地炽盛,这第一个。
第二个,三祖去参访二祖,他怎么说呢?他说,弟子业障深重,向和尚忏悔。那禅宗的公案都是这样,只有一个思想——回光返照,你不要顺着因缘去观。有回光返照之后,哦,罪业觅之了不可得。
也就是说,从因缘观,对我们凡夫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会陷入烦恼的思考跟业力的思考。所以你从因缘观修学,你会得到一个结论:烦恼难调伏,业障太深重。
如果我们一个凡夫,一辈子只知道诸法因缘生,好处是你今生会进步;但是你的缺点是,你的格局太小了。因为你把自己定义作生死业障凡夫,所以你落入了一种生死业障的框框里面。你变成怎么样?自我设限。就像《楞严经》说的,当我们修因缘观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变成水泡,就是你会被你的因缘框住。而落入因缘对我们是不利的。
从修行的角度,你要论因缘,那烦恼和业力一定比你的修行更大。如果要讲人生经验,你要落入因缘所生法,你就不是烦恼跟业力的对手了。它长时间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而你想用短时间的法门、短时间的修行去处理它,就因缘论因缘,那你就不是它的对手了,你就很被动了。
就是说,当我们落入水泡的思考的时候,那你就是一个水泡了,你每天的纠结就是,欸,我今天烦恼淡薄一点,今天业障少一点。欸,过了几天,懈怠了,烦恼又开始活动,业障还是依旧存在。所以你就永远在烦恼跟业力里面牵扯不清了。这就是因为你因地发心不正。你不能站在烦恼跟业力的角度来当作你起修的本因。
那怎么办呢?所以佛陀必须要怎么样?会权入实,把三乘的因缘观回归到一心真如,就是先找到你的宝珠,摩尼宝珠。就是说,无量劫来,从因缘的角度我们是非常弱势的,因为我们大部分都在颠倒当中,只有少数的时间在修学,所以你不能从因缘的修学来跟它对抗,你弄不过它的。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把你的强项拿出来,把你的摩尼宝珠拿出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说,我们烦恼再重、业障再深,这个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缘所生法。我们要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清净心、菩提愿,就是所谓的称性起修。这很重要!称性,不能称因缘。
就是说,我们修行的第一点,要告诉自己:我本来没有烦恼,我本来没有业障。你要从这个地方产生信解,你才好修行。就是说,因地心影响你的果地觉。你的因地错了,你整个格局都错了。你必须要找到跟诸佛菩萨同一个因地,你才有可能变成诸佛菩萨的结果。就像《楞严经》说的,你不能拿沙去煮饭,你这个沙煮了半天,你是热沙。就是你不能陷入一种烦恼业力的纠结当中。所以,称性起修,就是你要相信你自己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拜忏的时候,欸,本来没有业障。那这个因缘呢?因缘变成怎么样?变成假观。就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一心三观。
就是说,我们站在一念心性本来即空——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因缘,那么这个因缘变成怎么样?是你心中因缘所现的十法界十如是的假相。所以,你站在真如的角度来面对烦恼,它变成如幻如化的一个假相;你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业障,它也是一个如幻如化的假相。所以问题就不是断,而是改变,我只要改变我的内心的活动。它本来就是诸法因缘生,它当然会诸法因缘灭,你不用在过程中去跟它纠结。所以,这个观念改变以后,你的修行的格局就不一样了。你是站在一种清净心、菩提愿的格局,来面对你过去的无量的因缘,那你这个时候修行是主动了,化被动为主动了。
所以佛陀花了半部的《法华经》来讲这个观念。就是说,因缘的——三乘的修法,是可以修的,但是你不能安住在因缘。它可以当作你在修行当中的一种调伏的过程,但是它不能当作你的因地,当因地你就完蛋了。所以,我们几乎花了一半的时间,来解释为什么你要回归到你的本来面目才开始修行。因为因缘法不能当因地,因为它是生灭的。你的本质是生灭,你修了半天,你就永远是弟子心不安,弟子业障深重。因为你一开始就走错了。
所以我们在整个前面八品的三周说法当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摩尼宝珠的观念——摩尼宝珠不是要放在你内心的深处,你要把它拿出来跟你的因缘互动。就是实法。
接下来的五品,佛陀就要我们落实到身口意了,怎么样称性起修,怎么样从一佛乘的思考来开展你的菩萨道。前面只是一个理论的论述,这以下从事修来慢慢培养这种观念,从事修。这以下佛陀从流通分的五品来解释。
我们看附表第二十六,,这是流通分的第一品。这个地方有两段。
一、解释品目
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四则是自行,解说一种是化他。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法师之称,虽通佛世及佛灭后之弟子,但以佛灭后,受持宏通妙法者难,故本品多以佛灭后受持宏通之人,名为法师。
这一品讲到,它的法师指的是五种修行的法门,都可以称为法师。
第一个法门,受持。这个是整个修行的基本功,叫做受持。蕅益大师解释这个受,他说这个受是一种信,信力,一种信仰的力量。当然,大乘佛法的信一定是包括解,它不可能完全只是信,而是一种信解的力量。这个持,是一种念力,就是忆念不忘的一种忆持的力量。我们刚开始在学这个三周说法,知道会权入实的观念以后,我们要对这种观念产生信跟解,而且把它放在心中忆持不忘。这是基本功。这个受持是从前面迹门正宗分的学习而来的。
那么受持完以后,接着呢?读跟诵。你开始要怎么样?读,就是看着经文来读;诵,就是把经文背下来,做一个背诵。就是面对经文做一个净法熏习。
第四个,解说。这个地方是指利他,为他人解说其中的义理。因为你替别人解说的时候,你也可以随文入观,某种程度也能够自利,也能够利他。
第五个,书写。书写就是手抄经文。
蕅益大师说,四个是自行。这四个是指受持、读、诵、书写,这四个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为人解说是偏重化他。这个是讲五种法师。
那么为什么叫法师呢?因为你受持的是《法华经》的法,它可以轨范我们,引导我们会权入实。那么为什么叫师呢?因为他能够教育、引导我们。虽然法本身是可以引导我们趋向于一佛乘,但是“体不自弘”,它没办法自己弘传,它是一个文字,所以弘通必须有人来做这件事情,所以“五种通经皆得为师”。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法师它在这个地方的定义,不是单指出家众,不是这个意思。你听完《法华经》,你每一天诵一品,你就是五种法师了,以下的功德你都有分了。后面佛陀赞叹五种法师的功德,你都是有分的,这说的就是你了。就是说你先从前面的迹门正宗分当中,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知道怎么样把你的真如观跟因缘观作一个互动。互动就是你要站在一心,一心三观,把因缘观当作你的假观,就是它是你心性受熏以后产生的假相。你从这个地方开始读、诵、书写、解说,那你就是五种法师了。
这五种法师,理论上是通于佛在世跟佛灭后,你都可以做五种法师。但是经文里面所赞叹的五种法师,偏重在佛灭度以后。为什么呢?古德说,因为佛灭度以后,受持弘通妙法更难。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你要能够修学一佛乘思想,更难。所以本品多分以佛灭度后受持弘通的人名为法师。
所以《法华经》的修学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从自受用。自受用当然就是你在家里面佛堂依法为师,你透过受持,来读、诵、书写。第二种,就是你走出去的时候,跟你的同参道友,把你上课所听到的观念,善巧方便跟对方分享,乃至一个偈颂都可以。就是以法师人,你做一个利他的工作。那么你做这两件事情的其中一件,都是今天所摄受的对象。
二、经文要义
(一)上来八品,三周说法,是迹门正宗。自本品至>,是迹门流通。前者得悟妙法,三根受记。然欲登法王位,必经法师位,故次于授记之后而有此品,以示成佛之径也。
这一段是先把这一品的由来作一个解释。说“上来八品”,从到,这“三周说法,是迹门正宗”,主要是建立一种信解的观念。那么,自本品的到总共五品,所谓的法、宝、达、持、安五品,就是“迹门流通”。
前面是悟一佛乘。你了解了把万法——十法界因果回归到一心,那么你就有资格受未来的成佛之记,这是三根受记。但是这个受记以后,你今天要能够有多快的时间,这个快慢,那就落入到事修的实际的操作了。所以佛陀必须讲,“欲登法王位,必经法师位”。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不是像禅宗的根机,一闻千悟。我们悟了以后,我们要慢慢怎么样?要长养圣胎,要净法熏习,要不断地让这个摩尼宝珠的力量慢慢加强,就必须要有一些事修的方便。所以佛陀在授完记以后,“而有此品,以示成佛之径”。
就是说,你不是把《法华经》学完以后就大事已办了。你学完《法华经》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这个道理怎么样落实,怎么样跟你的修学对接,那你必须经过法师位,就是这五种法的修学。
这个地方是说明佛陀为什么要安立,就是帮助你快速地成佛。
(二)本品五种法师,可摄为三业,受持为意业,读诵解说是口业,书写是身业。以三业自修,即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名化他法师。
这五种法师,依古德,可以摄为三业的修学。因为我们过去造业是怎么造业?当然是身口意三业造业。那现在要怎么样?要把它转变。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这个身口意的修学,来反转过去的身口意的过失。
比方说受持是意业,这最重要。你心里面要知道什么是真如观、什么是因缘观,那这之间怎么样对接。这个是意业。第二个是,读诵解说是口业,你要出声,去创造一个音声来读诵解说。书写就是身业了,这是身体的造作。
以三业自修叫做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就是化他法师。不管自行、化他,都不离开身口意三业。这是第二段,用三业来配对五种法师。
(三)此品法师,专指大乘法师。然利物以慈悲为首,处世以忍辱为基,度生以无我为本,是故佛在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柔和,能遮一切恶;观空,能自净其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不但是指自利,更重要的是强调你是大乘的法师,你要有一些利他的妙行,所以佛陀开出了弘经三轨。就是在末法时代,你想发心弘传《妙法莲华经》,乃至于一个偈颂说给你同参来理解,怎么办呢?三个原则:
第一个,入慈悲室。你要有慈悲心。不管他对你怎么样,不管他的反应怎么样,你为了慈悲,你要有一种利他的心。
第二个,着忍辱衣。后面会说到,妙法在末法时代弘传是很困难的,因为众生他也不是冲着你来,他有烦恼、有业力。你今天的法进去他的心中,对于他的修学是帮助很大,但是他有时候起烦恼。烦恼起现行的时候,他会对你做非法的行为。所以你要怎么办呢?安忍,安忍不动。你要有忍辱衣,有衣服来保护你。
第三个,坐法空座。站在无所得的心,以无我无我所的清净心来安住,坐法空座。
所以佛陀在讲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忍辱柔和就断一切恶;观一切法空,安住清净心,自净其意。这就指身口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