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只要洋枪,不要洋务(求订,求票) (第1/2页)
“声甫,你说的很好,也很对!”
倭仁拈着胡须,目光灼灼地看着翁同龢,一字一顿地说:“我也有一问,请你正心诚意地回答。”
翁同龢挺着胸膛,正容道:“倭大人请问吧,同龢必知无不言。”
倭仁点点头:“好,那老夫就问你,你觉得罗雪岩在上海搞的那一套洋务能救得了大清吗?说真话!不管你说什么,只有天知、地知、子知、我知,还有你父亲和兄长知道。”
“这”翁同龢看了看老爹,翁心存道:“艮峰当世大儒,今日与你这个晚辈论道,你有什么好顾虑的?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是,父亲。”翁同龢回头对倭仁道,“倭大人,晚辈以为罗雪岩在上海所搞的新政洋务绝对救不了大清!”
“为何?”倭仁看着翁同龢。
“因为搞新政办洋务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救大清!”翁同龢肃声道。
“那是为了什么?”倭仁又问。
“是图强!”
翁同龢说:“晚辈在上海呆了两个月,期间罗雪帅领着他的新军和水师跟着洋人飘洋过海去入侵了一回日本,打下了日本几个炮台,放火烧了人家的港口商市,杀了人家好几千人,逼得人家赔了一大笔黄金而雪帅的新军和水师可以扬威异域,毫无疑问是得新政、洋务之功。
另外,晚辈在上海期间还向罗雪帅幕中熟知外洋事物的几个幕友打听了西洋列强的内情。方知西洋列强之所以强,就强在船坚炮利、兵强械精。他们的那点奇技淫巧,主要就用在打仗上面!而他们有了海陆强兵之后,就走穷兵黩武的路子,不仅在欧洲大陆上互相厮杀,还在海外到处点钱战火,杀人放火抢金银,真是无恶不作。
而罗雪岩习洋务、办新政,不过才起了个头,就跟在英、法、美三国列强屁股后面去海外劫掠了他的洋务、新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也就可想而知了!”
“说的好!”倭仁拍了拍巴掌,“那么你再说说,为何罗雪岩搞的那套穷兵黩武的洋务和新政救不了大清?”
翁同龢轻叹一声:“因为当今天下大乱的起因根本不是缺银子。本朝刚开国的时候,全天下的银子肯定没如今这么多,不照样能天下太平?”
“那如今为什么不能天下太平?”倭仁问。
翁同龢道:“依晚辈拙见,如今天下大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多地少,天下之田难养天下之民,以至于有越来越多的百姓缺衣少食,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因而极易为人蛊惑,以致大乱。
二是人心败坏!正人心乃是治天下之本也!人心若不正,则为富者不慈,为贫者不平,上位者不仁,下位者不安。
如果天下之人少而土地尚多,犹可以均田地抑兼并之法勉强维持。可一旦人丁滋生过多,而天下有数之田又渐为上位富豪者所有,上者富者不仁不慈,贪婪暴虐。贫者下者不平不安,不知富贵在天,唯望大乱以均财富。这天下如何不大乱?这样的大乱又岂是洋务、新政可以平的?
即便图强有所成,无非就是出海掠得一些金银土地.可天下百姓四万万有奇,而土地不过十万万亩,哪里是从海外掠得一些土地财富可以安定的?
况且英、法、美、俄等列强的洋务和新政办得更好,奇技淫巧更厉害,早就把海外的富庶之土瓜分完毕了。我中国若想去争抢,只能招致更大的祸患,实在不是上策。”
“说的好!”倭仁连连点头,转头对翁心存道,“邃庵,我看你的这位公子有大魁天下之才啊!”
翁心存笑道:“艮峰兄过奖了,犬子儒业尚浅,虽然知道唯有正人心才可以救天下,却不知道该如何正人心,又有何用?”
倭仁哈哈大笑道:“自西北归来后,我常与曾涤生书信往来以论时事,倒是有些心得。”
“哦?愿闻其详。”翁心存问。
倭仁捋须道:“我的心得只有八个字:只要洋枪、不要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